由第一屆世界漢語大會看全球華文市場
隨著大陸經濟迅速發展以及官方的大力推動,學習中文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更是增加自身能力的重要資歷。根據大陸官方統計,1996年在大陸學中文的外國人有四萬多人,2002年增加到八萬多人,2004年則達到四十萬人,全國人大許嘉璐副委員長在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開幕式上更期許:2008年到中國去學中文的人將突破八十萬人!在華語熱潮的波濤洶湧下,今年七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世界漢語大會就更顯得耀眼。以「世界多元文化架構下的漢語發展」為主題的世界性大會,由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承辦,66個國家地區代表,參加人數超過三百五十人,並且提供英語同步翻譯的服務。大會期間,還組織大型系列活動,包括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海外漢學學術研討會、國際大、中學生暑期漢語班與夏令營活動及世界漢語教學展覽等活動。
大會邀請世界各國具影響力的人物,包括泰國公主詩琳通與衣索比亞聯邦院議長穆拉圖‧特肖梅等參加,還匯集漢語文化界群賢,更吸引眾多媒體的爭相報導,甚至在網路上知名的維基百科全書中都能找到相關詞條。這幾年的漢語熱潮和持續升溫,使得首屆世界漢語大會成為鎂光燈的聚焦點。
從會議討論主題「世界多元文化架構下的漢語發展」看來,大會的目的是把推展漢語作為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人類而言,文化的多樣性對傳承人類發展有其必須性,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平衡一樣重要。因此,越是經濟全球化,越要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才能促進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發展。大會的子題如下:
一、多元文化交融與漢語需求:世界多元文化架構下的語言發展問題;漢語對促進本國與中國文化交流和經濟貿易發展的作用;學習漢語需求與提供服務。
二、新時期漢語教學的運作機制︰ 孔子學院的建設與發展;漢語水準考試(HSK)的改革與發展;國外漢語教師培養訓練規劃;教材創新與網路資源配置。
三、國際第二語言教育發展前景︰ 第二語言教育理念研究; 第二語言教育推展模式介紹;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研究。
會中討論的子題,從經濟貿易發展與文化的角度談各國發展漢語的需求;從當代漢語教學與推廣的策略,談孔子學院、漢語水平考試、教師培訓到教材創新與網路資源利用;從第二語言教育發展到漢語教學理論與研究。在在都顯示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對於推動中國文化和語言有長遠的規劃與自信,也顯示中共官方認為漢語成為世界強勢語言,在政治上,象徵著中國在世界舞台的崛起與強大。在經濟上,以世界上學習華語的人數幾千萬來計算,漢語教學市場可達幾百億的規模。在外交上,當中文成為世界共通語言,中共可減少國際交流中接受其他語言所付出的代價,還可加強他國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因此中共不惜每年以兩億人民幣推廣漢語,包括在全世界建立一百所孔子學院,培訓各地華語老師,並且培養和派遣華語老師與志願者到世界各地提供教學服務。
反觀國內,台灣雖然在華語教學經驗上比大陸佔優勢,然而政府的支持顯得緩不濟急,國家級華語能力測驗還在規劃中,華語教師認證制度仍遙遙無期,新推出的通用拼音只有浪費公帑之嫌,當台灣內部還為推動鄉土語言與去中國化而爭論不休時,的確沒有心力再與大陸爭奪中文正統的寶座了。
幸好在台灣仍有一群有志之士與華語老師,不間斷的呼籲及貢獻一己微薄力量來推動台灣的對外華語教育。例如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建議教育部成立跨部會的「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會」,以整合國內華語教育資源,並於2006年12月將舉辦「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是台灣華語界唯一能與大陸抗衡的大型研討會;此外各大學從事華語教學單位、語言中心及民間組織以優秀的師資與科技能力吸引大批的外籍學生來台灣學習華語,透過學界與民間的努力,活絡了台灣的華文教育市場。
此外,雖然簡體字與漢語拼音已成為各地學習華語的主流。然而,許多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認為,在中國文學、歷史及語言學習上,正體字與注音符號仍是最佳工具。況且,透過科技輔助與文字輸入系統的研發,解決正體字學習和書寫上的困難,因此,台灣未來對外華語教育應可大力宣揚此優勢,以期在一片大陸華語學習市場中佔據一小片天。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